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林长制
乐山发布第3号林长令
市委市政府网站    2023-12-12

  

  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

  

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,坚决扛起古树名木保护的政治责任,各级林长要全面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,大力弘扬古树名木生态文化价值,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。

  

一、强化古树名木保护思想认识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从政治高度、人文厚度、生态维度深刻认识古树名木具有的历史价值、生态价值、经济价值、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,充分认识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。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,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,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,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,采取科学有效措施,切实把古树名木保护好,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。

  

二、健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体系。严格落实《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》,建立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属地管理、原地保护、科学管护的保护管理机制,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纳入林长巡林和林长制督导考核范围。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古树名木权属情况,结合村级“一长两员”网格化管理体系,落实具体管护单位和人员,划定责任区域,明确职责分工。各级林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,加强跨地区、跨部门协作联动,形成工作合力,强化巡查监测,构建规范有序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体系。

  

三、完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措施。加强现有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和挂牌管理,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实行挂牌保护,全面推进“一树一档”“一树一策”,严格行政审批,实行动态管理。强化对古树名木养护责任主体的监督检查。持续推进濒危、衰弱古树抢救复壮,强化峨眉山桢楠等典型古树群生长环境改善,采取复土施肥、修理枯枝、因地制宜砌石围建、支撑加固等措施,落实防火、防病虫害、防雷击、防破坏工作措施。充实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库,加强古树名木基因资源保护,推广应用先进养护技术,切实提高保护成效。

  

四、创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模式。搭建平台,推选历史人文价值高、群众受益面广、社会关注度高的古树,开展古树认捐认养活动,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古树名木保护。创新“林长+”等模式,探索推行古树名木离任交接制度,构建完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新机制。深入挖掘古树名木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价值,支持峨眉山桢楠、市中区荔枝、五通桥区黄葛树等古树群创建古树公园。积极探索建立古树名木保护补偿机制,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社会化水平。全方位拓宽资金渠道,加强资金投入保障,将古树名木保护相关经费列入同级预算,形成多元化资金支持长效工作机制。鼓励为古树名木购买保险,探索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,完善和拓展古树名木风险管理。

  

五、严厉打击损害古树名木行为。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,开展古树名木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,建立健全违法举报信息共享、案件会商、行刑衔接等协作机制,形成严打严防、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,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移植、采伐、毁坏、售卖古树名木以及破坏古树名木生境等违法犯罪行为。禁止在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新建、扩建建(构)筑物,建设项目实行避让古树名木原则,并依法做好建设项目涉及古树名木保护相关工作。禁止在古树名木上刻划、钉钉、缠绕、悬挂重物等行为,进一步规范和引导群众民间祈福行为,切实消除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安全隐患。

  

六、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力度。充分挖掘古树名木的生态、景观、文化等多重价值,采取线上与线下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,以本地特有的古树名木为切入点,大力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,讲好古树名木故事,厚植历史文化底蕴,及时总结推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,不断增强公众保护古树名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,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、支持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良好风尚。让珍贵的古树名木“活化石”“活文物”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,真正地“活起来”。

 

主办单位:四川省新川南林业有限公司 地址:峨边县沙坪镇新村路156号
电话: 传真: 蜀ICP备2023009124号-1